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令营面试结果联系导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令营面试结果联系导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保研外校是否成功不是看导师,而是要通过复试。
保研外校有两种途径:9月份之前各高校的暑期保研夏令营和9月份的预推免。保研夏令营是部分高校为了提前抢夺优质生源,而开放的保研夏令营活动,其实就是面试推免生(此时的推免生还没有拿到保研资格的);9月份的推免,主要是已经拿到保研资格的学生,在教育部开放推免系统的研招网申请目标院校。选导师是在招生单位拟录取后进行的。
学校保研资格进入公示期,就在公示之前,有三位同学临时决定放弃保研资格,选择申请出国(境)留学,因此也有三位原本保研无望、准备考研的的同学获得意外之喜,不禁喜极而泣。保研资格有多珍贵,可能考研的同学才懂得。与保研比起来,考研无疑残酷得多。
国内高校具有保研资格的约360余所,其中大部分保研名额又集中在以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上交等少数顶尖院校中,比如清华北大近几年的保研率都在50%左右,相对应的,大部分高校的保研率低于15%,不少高校的保研率在5%以下。也就是说,层次越高的学校获得保研资格越容易,大部分高校想要获得保研资格必须要各方面都要非常突出才有可能。双非院校不少专业一年也许就1到2个保研名额。
保研名额虽然珍贵,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利用好。学院这次保研的过程中就遇到这样的情况,至少有5位同学到名单公示前仍然没有找到导师,即便获得了保研资格,也可能因为没有接收而保研不成功。
目前保研的政策,推荐和接受是独立的两部分,学校能够给学生推免资格,但是去哪所学校,找哪位导师,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当然也需要自己去申请和联系,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以免被限制在一定只能报本校或外校,造成遗憾。
不过这样政策对于部分不主动、不善交流的同学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他们有相当大的可能面临找不到导师的情况。这类同学一般有几个特点:首先是习惯于被安排,主动等待。学习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得很扎实,考试也能拿高分,但是拓展少,除了考试成绩之外,少有拿得出手的科研经历和成果,不擅长学习之外的事。
其次,自信心不足,正因为自己的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所以与别人交流时就缺乏自信,更希望用较为沉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三,性格相对内向,不善表达,害怕单独面对老师,老师问问题就容易紧张说不出话。
肯定有导师的。
保研复试通过了,招生单位会发拟录取通知给你确认的,只要确认了拟录取,基本就是保研成功。接下来就是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收到正式的通知书之前,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如果一直联系不到导师或者确认不了导师也没有关系的,到了研究生入学后,学校会分配导师的,所以只要被录取,肯定是有导师的,不用担心。
线上面试1次
保研夏令营线上面试时间一般是20-25分钟。保研夏令营原来是要到学校参加活动,由于疫情的影响,所有的活动都改在线上进行,面试时的顺序大概是先做5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然后会有5分钟的时间谈谈对专业和学校的理解,最后面试老师会问一道专业问题和一道英文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令营面试结果联系导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令营面试结果联系导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