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令营面试中反问环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夏令营面试中反问环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考研复试是以学院为单位组织,不同学校、学院之间差异不小。在小西看来,其中有个关键的参数-复录比,不同分段的考生对复录比理解不同。
在初试成绩排名前列,如招生10人,初试成绩排名第3,复录比1.2:1的情况更符合该考生的意愿,毕竟12个人复试淘汰2个,淘汰率最多20%,遇上后期复试后放弃就读的,也许就淘汰1个。
可是,排名第13的同学就会觉得里面是不是有黑幕呢?
考研复试是综合选拔,不是简单的看初试成绩,更不是高考,为什么复录比这么低,应该达到2-3:1才算合适。
可是,在复录比3:1的情况下,意味着30人参加复试,淘汰20人、录取10人。除了前3名稳妥些之外,后面4-10名心理都没谱。按往年部分院校的实际录取情况,前10名也就保留4个左右。这样的话,前面淘汰的6名同学又会觉得有内幕,对吧。
简单的说,不是每个初试第1名复试选拔同样优秀,可一旦淘汰第1名,绝对是引起轩然大波。一个大学有10余个、甚至更多的学院,每个学院的不同专业都有1个第1名,折算下来每年考研复试的专业第1名几千个,低于千分之一的淘汰率同样被人质疑有黑幕。
小西记得18年湖南大学全日制会计硕士招生60人,其中推免生占44人,参加暑期夏令营合格占13人,剩余给统考的指标仅为3人。
很难存在
而且学校也不会因为你有多大人情给你走后门
一个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格局是分不开的
能发展成名校的,格局自然不用多说,你有给学校让你走后门的理由吗?
而且不少走后门被发现,后果是很严重的。
所以,越是好学校,走后门越难,黑幕越少
考研成绩情人节后公布,意思很明显,让大家先好好过节。
回到正题,每年分数出来前后,大家都会讨论这个问题,考研复试公平吗?尤其是今年,翟学霸事件越闹越大,让大家不由得担心起来。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要相对公平就可以。
那么,复试公平吗?应该说基本上是公平的,不排除极少数有关系的,过分数线就能上,但首先得过分数线不是。还有少部分,初试成绩很好,但复试落选,那就不公平了吗?恰恰相反,我觉得你考了高分还被刷了,只有一个原因,你的能力确实没达到老师的要求。因为,复试都是由有经验的研究生导师组成,被刷说明专家组觉得你不行而不是某个老师觉得你不行。那说明你的专业能力确实有待提高。
有部分二三本的老师担心老师歧视。怎么说呢,换个角度,你觉得一本的和二三本的老师哪个水平强,哪个学校的学生好?老师的看法和你是一样的。这是不是就是不公平,我觉得也不是,哪个学校的老师不希望招到好学生。那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认真准备复试,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征服老师。因为,老师是基于你的表现对你做出判断,如果,你的表现很好,老师觉得你的专业水平不错,肯定没问题的,所以,复试在于老师,更在于你自己。
二三本的同学应该多问问二三本的学长,看看他们当年都遇到什么问题,早做准备,复试的科目也一定要准备好,只要你表现好了,过关肯定没问题。
最后,祝大家复试成功,加油!
只要有考试,一定有不平者,不平者会列出一些考试“黑幕”,让人不知是否应该相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考研复试的“黑幕”。
一、什么是“黑幕”?
二、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三、考研复试时,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公平呢?
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科研能力的人才,所以在研究生复试时,老师会更加注重与科研相关的上述能力,老师不仅要看成绩,更会看这些综合素质,因此在研究生选拔时,如果你具备这些综合素质,老师会更看好你,尽管你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只要入围,那么在复试中你将更具优势。
当然,来自985、211名校的学生,或者来自老师身边的本校学生则更具优势。
那些认为研究生复试中有黑幕的人,是把公平与否只寄托的成绩上,没有认识到研究生选拔的标准是侧重与科技相关的各种能力的选拔。只有正确认识研究生人才选拔的标准,才能有备而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最终在复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你对研究生复试中的黑幕问题怎么看?写在下面评论区吧。
如果你认同我的价值观,请关注我!为我点赞、评论和转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令营面试中反问环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令营面试中反问环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