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军事夏令营开炮怎么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军事夏令营开炮怎么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一、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中华民族衰败太久,憋屈的时间太长了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开始一步步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盘中的肥肉,谁都想要吃一口,想要分一杯羹。
清政府腐败无能,签订了大大小小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跪着屈辱地活着太久了,百万雄师过大江意味着一个崭新地中国即将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这是一次划时代的战争
虽然之前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三代战役使得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我人民解放军由此开始由守转攻,摧枯拉朽般的摧毁一切反动力量。
新中国站立起来,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百万雄师,跨江作战,无畏牺牲,无惧炮火,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随着五星红旗飘扬在南京令人心潮澎湃地到来了!
此战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们新中国的建立,旧的王朝呼啦啦倾倒在地,新势力以雷霆万钧之势扫荡全国,中国再也不是七零八落的散沙。
三、之所以印象深刻,在于我们的伟大领袖为此高歌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淮海战役对解放战争的进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举足轻重。如果不是淮海战役歼灭了以黄埔嫡系为主的五个兵团,常公设想的划江而治的局面极有可能形成。
东北战场在辽沈战役发起之前,国军已经退缩到沈阳、长春和锦州三个据点。常公认为,东北战局已经完全无法挽回,所以应当争取解救长春的郑洞国兵团,如果不行,那么最差的结果也应当是保证在沈阳的三十多万国军能够安全退入关内,与傅作义集团会和。
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东北战场的国军除了五十二军逃出来了之外,其余部队被关门打狗,全军覆没,无一生还,高级将领范汉杰、廖耀湘、郑洞国等人尽数被俘,卫立煌只身逃走,不见踪影。加上济南战役后,山东全省已经解放,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也已经完全孤立了。
这时候全国还剩下的国军规模比较大一些的集团主要包括西北的胡宗南集团、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华中的白崇禧集团,以及在徐州附近的李弥、邱清泉、黄百韬、孙元良、李延年几个兵团,以及在白崇禧控制之下但后来被抽调东援的黄维兵团。
和其它战场的情况不同的地方在于,淮海战场剩下的国军基本上都是黄埔嫡系掌握,对常公的忠诚度高于其它派系,即便这时候各个兵团司令官、军长、师长都已经离心离德、人心瓦解,但至少常公还是能够只会得动的,不会出现像廖耀湘那样拥兵自重常公却无可奈何的局面。
在淮海战役开始前,国军统帅部曾在守淮还是守徐州的问题上有过争议,但最终的结论一开始还是要以徐州为中心集中兵力,和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目的是集中消灭一部分解放军,稳住淮海局势,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划江而治的局面。
这一点,不仅常公很清楚,杜聿明、白崇禧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杜聿明做的方案就是先求依托徐州集中兵力,而在黄百韬兵团被歼灭之后,杜聿明则认为应该撤退到蚌埠一带,依托淮河再展开反击,进行决战。黄百韬兵团就是在撤退的时候,被解放军包围在运河两岸。
白崇禧的打算则是,坐等解放军在淮海战场完全消灭黄埔嫡系之后,常公赖以纵横民国政治舞台的资本全部消失,他们就可以逼蒋下台,再进行和谈,准备划江而治。在杜聿明集团被包围后,常公要抽调华中部队东援,白崇禧坚决拒绝,即使打定了这个主意。
但就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国军才刚开始撤退,意图向徐州集中的时候,华野在粟裕指挥下,乘黄百韬正在渡过运河但尚未完全渡完,而本来掩护侧翼的李弥兵团已经向徐州撤退的机会,在侧翼渡过运河,突然包围了黄百韬兵团。这样,就打破了国军统帅部的原定计划。
如果粟裕和华野没有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稍微晚两天行动,等到黄百韬兵团渡过运河,集中到徐州附近。以当时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李延年五个兵团约五十万人的兵力,华野要歼灭就是很困难的了,只能等着四野在解决傅作义集团之后再南下,才能进行战略决战了。
抗日战争期间,我军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无数次的战斗,每一次都让人惊心动魄,有一场战役让人特别深刻,那就是南北岱崮保卫战。
英雄连
1943年11月1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五十九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五旅各一部及伪军万余人合击沂蒙抗日根据地。为粉碎日军的大扫荡,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十一团三营八连奉命坚守蒙阴东北部的南、北岱崮牵制日军主力部队,以便支持主力部队转移外线作战。
岱崮山
日军数量:为了确保此次战斗的绝对胜利,确实煞费苦心,动用三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一个伪军军团,可谓是地上、空中立体作战,战斗力可谓非常强。
八路军实力。三营八连共93名指战员,还不到一百人,能否按照既定的目标牵制住日军成为最大的悬念。
作战伊始,八连93名指战员在副营长张栋的带领下,依托岱崮天险,沉着应战,敌人连续发动进攻屡屡受挫,这让敌人十分恼怒,于是从12月23日开始,敌人灭绝的人性暴露无遗,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对南北岱崮山进行了猛烈的进攻,他们对岱崮昼夜实施轰炸,投掷毒气,甚至用刺刀逼迫当地的老人、妇女、小孩上山劝降。
所有卑劣招数用尽之后,日军将进攻部队全部换成32师的精锐,在飞机的配合下,狂轰滥炸,将南北岱崮山的防御设施摧毁。但就是在防御设施被摧毁、缺粮、缺弹药的前提下,八路军用刺刀挑、石头砸等等手段,将攻上来的日军一次次打下去。
在历史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役,是桂林保卫战。以2万兵力对抗15万日军,打的日军胆寒,堪称抗战史上的奇迹。
1944年,日军为打通东南亚战场的陆路补给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日军在攻陷长沙、衡阳后,集结近7个师团,15万兵力,在横山勇中将带领下气势汹汹的直扑桂林。
而桂林守军131师加上自发参战的民团不过20000多人,武器方面跟日军比更是相差甚远,民团8000多人手中基本还是清朝时期的土枪土炮。但这种差距并没有妨碍桂林子弟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桂林守军在131师师长阚维雍的带领下修碉堡、挖战壕,埋地雷,做好巷战的准备,誓让桂林城变成鬼子的坟墓。
1944年10月28日,日军的飞机、大炮先对桂林城一阵狂轰乱炸,随即发起冲锋,守军依靠修建的坚固工事顽强抵抗,在8天打退日军27次进攻,鬼子伤亡惨重。久攻不下的日军改变了策略,改由水、陆两路同时进攻。
兵力一分散,桂林守军压力顿时剧增,特别是水路,防线过长,随时都有被突破的危险。为对付鬼子的登陆艇,民团组织敢死队,数千民团乡亲身绑手榴弹,对鬼子实行自杀性攻击。敢死队不要命的打法,让鬼子伤亡七千人,日军水路登陆的计划破产。
而城区的巷战也遭到了桂林人的誓死抵抗,城中的百姓也拿着菜刀、铁锹跟鬼子进行肉搏战,人群中甚至还有70多岁的白发老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军事夏令营开炮怎么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军事夏令营开炮怎么开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